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2年12月21日被称为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到底是不是世界末日也许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打上一个问号。

 

 

 

   盘点过去一年来看过的电影,我们会发现,在接近岁末的时候,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和华人导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给我们带来了这个末日年最有影响力的思考——人性在社会和自然的极端状态下会以什么方式存在呢?宗教信仰、哲学思考对于人的存在到底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世界末日的传言是因为信仰的坍塌还是面对无知的恐惧呢?

 

  电影《一九四二》的故事情节非常的简单,用视觉画面全景展示出1942年在河南省发生的一次旱灾,让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经过。在这次逃荒的过程中,曾经的农民、佃户、地主是所谓的穷人和富人走到了一条路上,在这条路上还有传教的牧师,记录灾难的记者、会拉胡琴的音乐爱好者、以及与这些逃荒者处于同一时代的政府官员、商人、军人、还有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正在发生的某些具有影响力的大事件。这些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出不同维度的个体生命在面对社会极端状态下不同的选择,是人性最赤裸的表现。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是伪善还是伪恶呢?不是当事人很难判断自己身临其境的选择。所以,当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两个版本的故事提供给人选择的时候,关于美好、善的表现大概是更多的人内心期待的结果。只是这个结果,其实无关信仰,也无关心灵。只是关乎生存。

 

  生存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是自然界一切生命关乎存在的策略。策略的选择就是保存自己。如何保存则是一个方式的选择。可能合作,可能竞争。合作与竞争的结果都是为了存在。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生存。那么生存的的选择机制是什么呢?以个体的竞争性来表明适者生存的达尔文进化论受到广泛质疑。质疑的焦点就是,从个体来说,为了生存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但事实是无论是自然界里动植物的生命还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漫长演绎,好似都离不开合作。合作与竞争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界里的动物与动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同时存在。只是在具体选择的时候却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的判断也许可以参考一个经济学的博弈模型。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当最后只剩下派和老虎的时候,我们可以猜想,当老虎和派互相竞争,为了各自的生存而猎杀另一个的时候,派杀了老虎,剩下派一个人面对海上漂流生活,他能存活的几率有多大呢?意志、信仰可以让他坚持多久的时间?对于派的选择来说,关注的焦点是一个人生存还是与老虎共存。而对于老虎来说,老虎不具备海上生存的技能,当它吃了派之后,有可能面对更加快速的饥饿死亡。在这种时候,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老虎作为生命的陪伴,给派提供了一个生存被照顾的依赖,派给老虎食物,让老虎得以继续生存,同时也给自己提供生存的希望。无论是老虎的依赖还是派的希望,都无关善恶。只是生存策略的最佳选择——合作。

 

合作作为一种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既然合作博弈增加的是整体的利益,那么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认同李安对于电影中,派与老虎共存的安排。只是,当他们获救之后,那只老虎头也不回的走向了森林,表明合作博弈的利益已经不复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当人类社会一群人以团体或者组织的名义行动的时候,利益的指向究竟代表了是善还是恶?——无关生存。毕竟竞争不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本质,合作也不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的首选。但是,面对苦难的时候,策略的选择预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农耕时代对于自然知识的无知所造成的恐惧于人的生命更像是一场无意识的宿命,群体的合作与群体的竞争将个体的生命收为集体的生命,个体利益让位于集体利益。群体内部的合作机制所影响到的人的行为习惯、观念、伦理道德所指向的也是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最优资源分配形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所谓的文化,是一个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来说的效率、公平、公正的规则制度。个体的竞争是以合作为前提的分工,互惠。群体的利益是每个个体共同指向的最终目标。当这个目标发生变化的时候,所谓效率、公平、公正的规则也开始偏离了它最开始的平衡点。而成为善恶的起源。此时的合作博弈演变成为一种非合作的博弈。某些个体凭借先天禀赋获取更优的资源占取。如同电影《一九四二》所表现的种种生态。处在饥荒之中的人,和逃离饥荒的人,以及各式的旁观者,他们的言语、行为,已经展示了他们作为人的存在所显示的社会性,以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文明来选择信仰。信仰的选择是文明发展的因,果的表现是信仰目标指向的策略。尽管导演一再表明,自己只是展示和陈述一段历史,不做评述。但是,在这段历史中,对于人的生命的看法是没有办法剥离掉善恶的观念选择,所谓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体生存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文明走向的问题——不是合作也不是竞争,是类的取舍。在这之前,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曾经表现出在面对一场即将死亡的灾难时,男人们做出了牺牲,妇女和儿童获得了优先的生还。这样的选择是作为人的理性——人格的预示。善和恶的选择,文明的进化,保护弱小,保护妇孺儿童的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绝非博弈选择的结果,而是文化观念的影响。而文化和观念是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因这变化的文化和观念让选择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复杂,个体生命的存在思考也就在无知和信仰的对论中永远矛盾。矛盾生命作为一个奇迹的产生,却不能创造奇迹。因为没有世界末日。

 

 

 

 

 

 

 

  

话题:



0

推荐

陈墨

陈墨

1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追寻生命存在,享受生活,学习艺术,开启智慧。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