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的生命等价吗?如果按照上苍赋予人类的生命权来说,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是,人终究是生活在社会的动物,社会是有秩序和等级的,无论是按照等级制特权来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还是按照财产权利来界分人们自由活动空间的习惯,这两种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竞争稀缺资源的存在形式来考量,人都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体现在每个人所享有的各种资源如:先天的禀赋、家庭环境、成长的经历、接受的教育等等。这些不平等的资源造就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生命历程,不同的喜怒哀乐。无论幸福还是痛苦,上帝造人,终究是关一扇门开一扇窗,总会让你有路可走而不是无迹可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当然是以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为原则。那么:是什么东西才能让一个人获得真正的满足呢?歌德的巨著《浮士德》中浮士德与魔鬼墨菲斯托的签约是将自己的灵魂作抵押,让魔鬼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于是在墨菲斯托的魔法下,浮士德变成了年轻人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和辛酸,在国家的治理中,为皇帝出谋划策,获得了建功立业大显身手的机会,最后,他计划在一片沙滩上建立人间乐园沉浸在对美好未来憧憬的时候,他发出了满足的呼声而倒地

 

 

 

 

  有一片泥沼延展在山麓,
  使所有的成就蒙垢受污;
  目前再排泄这块污潴,
  将是最终和最高的任务。
  我为千百万人开疆辟土,
  虽然还不安定,却可以自由活动而居住。
  原野青葱,土壤膏腴!
  人畜立即在崭新的土地上各得其趣。
  勇敢勤劳的人筑成那座丘陵,
  向旁边移植就可以接壤比邻!
  这里边是一片人间乐园,
  外边纵有海涛冲击陆地的边缘,
  并不断侵蚀和毁坏堤岸,
  只要人民同心协力即可把缺口填满。
  不错!我对这种思想拳拳服膺,
  这是智慧的最后结论:
  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
  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所以在这儿不断出现危险,
  使少壮老都过着有为之年。
  我愿看见人群煦来攘往,
  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我对这一瞬间可以说:
  你真美呀,请你暂停!
  我有生之年留下的痕迹,
  将历千百载而不致湮没无闻——
  现在我怀着崇高幸福的预感,
  享受这至高无上的瞬间。
  

 

如果说浮士德的奇特经历代表了人类社会每个人生命历程的追寻意义,那么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就是自由的实现。事实上自由却总是建立在善恶的悖论中。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是一个人的灵魂最深处在矛盾的冲突中所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一种欲求的表现。无论是物欲还是灵欲,都是没有止境的。经济学家是没有办法对人的生命价值做成本收益的衡量计算。因为这个衡量的标准只存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心中。而我们的生活却总是离不开经济的考量,到底是经济的生活,还是生活的经济似乎成了一个人对于人生历程的模式的一种选择。这就有点像艺术家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创造一样。完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很多时候,艺术作品也是时代的产物,展示时代的印记。艺术作品摆脱不了历史的桎酷,人的生活也就不能脱离现实的环境。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人类的流传获得与人类同生的永恒,人的生活却无法复制和模仿,但是可以获得怀念,获得致敬,获得艺术般的创造。这种怀念、这种致敬、还有这种创造一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血液基因的遗传,人性情感的共鸣获得人类的永生。

 

 

新近获得奥斯卡大奖的两部影片《艺术家》还有《雨果》向我们讲述了关于人的生命所追寻的一切。

 

电影《艺术家》讲述了早期电影在默片时代一个最佳男主角乔治瓦伦丁因为有声影片的出现,没有能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对于电影表演艺术因为技术的进步、观众口味的变化而带来的新的审美观念,最终由于经济萧条、以及因为其自编自导的默片与新上映的风头正劲的有声影片的冲突而导致破产一蹶不振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对于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所有的人们也许不再是一个很稀奇的事情了。尤其是现代社会处于一个资信非常发达,人们的观念无时不在发生骤变的互联网的微博时代。如果有谁的思维没有跟上潮流的变化,那么,他的生活就会被淘汰,被时代的车轮所碾压。不同于艺术的完美追求,艺术家通常会用全部的生命去追求期望达到某种境界所创造的美,人类的生活却无法象追求艺术作品的创造那样用美来形容,而只是在平淡、痛苦、琐碎、磨砺、疾病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中获取一种和谐愉悦的安宁平静。而这样的安宁平静却从来都是冲突在各种不同欲望的选择交替中。这些不同的欲望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排序筛选,或者组合获得不同效用的价值最大化的。

 

 

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获取某种效用价值的最大化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说把生活当作艺术创造,那么生活到底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完美呢?

 

电影《雨果》看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雨果,因为双亲的离世而孤独的守候着要修理好父亲从博物馆带回的机器人,寻找到父亲留给自己的信息。最后却因为这样的守候获得了另外的离奇遭遇:牵引出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的动人故事。一个对早期电影作出极大的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导演,最后也因为战争、还有自己固步自封,导致经营不利沦落为火车站的露天玩具商贩的坎坷境遇,回顾了导演那不同寻常的生命历程。

 

如果从生命的不确定角度来分析,偶然的因素通常会改变很多人的生命历程。如:战争、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政策的变化等等。那么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应该说无论《艺术家》还是《雨果》似乎都表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我们内心所喜爱所追求的东西永远是陪伴在我们生命里不可失去不可改变的。因为只有这个东西的永恒才会让你感觉存在真实的永恒。这个真实的永恒是一个确定于我们心中的最爱,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生命追求而得到的最大乐趣。就像乔治瓦伦丁离开了表演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乔治·梅里爱不再拍摄电影的时候,他的生命也暗淡无光。最后也因为重返舞台的表演让乔治瓦伦丁获得了新生,小男孩雨果对于修理好机器人不屈不饶的顽强拯救了乔治·梅里爱的生命,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都让人生的思考变得不再那么沉重和乏味。用经济学的指标衡量就是获取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也许是每个人生命所追寻的最大意义。而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也许就是你的最爱所给你带来的一切效用的满足。无论是爱物,还是爱人,有爱就有生命,生命因爱永恒。

 

 

但是正如量子物理学所宣扬的那样,人类进化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宇宙、宇宙常数和所有的一切,而不是宇宙适应人类。所有跟生命有关的各种因素的考量都是自身世界里自己对于自己生命的追寻。不确定性的随机不会造成我们自身的改变,我们的生命却会因我们的偏爱而流向不同的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生命不容易,生活多美好,找到你的最爱,把生活过得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开心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难道不是吗? 

 

 

话题:



0

推荐

陈墨

陈墨

1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追寻生命存在,享受生活,学习艺术,开启智慧。

文章